联系我们SiteMap
首页 商业街 科技新闻 汽车评测 酒店管理 地产 人工只能 更多

4成日本年轻人不知道战败日意味着啥?

2025-09-01 HaiPress

4成日本年轻人不知道战败日意味着啥?

持有“回归战前”臆想的极右翼政党参政党在日本政坛迅速崛起,支持者中包括不少年轻人。该党“战前史观”包含哪些内容?日本青年群体为何对持这种错误史观的政党表示支持?本期“环球圆桌对话”就此展开讨论。

房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学者

于海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学者

笪志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

日本年轻人何以对侵略历史“淡漠”

房迪

日本媒体近期所做的民调显示,日本四成年轻人不知道8月15日是“终战日”(战败日)。另有调查显示,高达70%的日本年轻人几乎从未与家人或朋友谈论过二战历史。这些结果反映出当代日本青年在战争记忆与历史认知方面的缺失与淡漠,也折射出战争责任与加害历史在日本社会公共记忆中的边缘化。

在当代日本社会,青年群体对战争与侵略历史的认知大体可归纳为三种倾向。最普遍的一类是冷漠与疏离。在他们的理解中,战争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过往,与个人经验及当下社会生活缺乏实质性关联。在学校教育中,这段历史往往被简化为考试范围内的若干事件名称与年代记忆,围绕战争责任的讨论严重不足。步入社会之后,由于日本社会整体上缺乏对侵略历史的深入反思与制度化清算,他们在公共空间更难获得进一步接触和学习历史的机会。如此一来,侵略战争不断被边缘化为遥远的历史记忆,直至与现实生活产生彻底的断裂。这类青年人对历史的淡漠不仅体现在对历史知识的陌生,还表现为一种历史感缺失的社会心理。在这样的认知氛围下,战争被视为“过去的事件”,而非“当下仍具持续影响的历史”。因此,这些青年在面对中国、韩国等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对日方不负责任之举表达批评与不满时,往往难以理解这些情绪背后的历史逻辑,无法在情感上共鸣,甚至会因觉得“无关自己”而产生反感与抵触。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版权 2009-2024 商业早报    联系我们SiteMap